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1章(1 / 2)





  我估摸着肚子里在a省没吃好的那点空缺,这两天都能给补回来。

  三五

  午饭又是热热闹闹的一大桌,小表妹坐在我旁边,恨不得每道菜都倒一半进我碗里。

  我:“谢谢,可是真的吃不下了……”

  小表妹乐道:“咱们h市好吃的东西可多了,可惜你待的时间太短,所以你多吃点~”

  一旁的表姨笑道:“回头你带一些回去让奶奶尝尝。”

  我看着一桌子菜,有许多菜式,奶奶已经吃不动了,高涨的情绪稍稍落了落。

  当年奶奶的母亲从h市嫁往邻省f,奶奶在年幼时每年会随母亲回h市省亲两次,后来十岁不到,父亲到x市就职,她便随父母兄长离开f省,这一离开,就是一辈子。后来岁月动荡,不便回乡,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才又有了回f省和h市探亲的机会,然而时间短暂,次数有限,如今年事已高,更是难以成行。

  奶奶最惋惜的就是:“离开家乡的时候,年纪太小了,到了x市又住在寄宿学校,所以连口乡音都没留住。”

  她晚年常写回忆录,偶尔画画。回忆起小时候,文字尚算清晰,因为她的父母曾不断地将她童年的事复述给她听,但是画却比较模糊写意,因为“记不清了,就记得有座桥有座楼,但是桥长什么样楼长什么样,真的是记不清了”。

  但是她坚持记录,也坚持画。

  每个人对于故乡,总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由其是已经回不去的故乡。

  所以此次前来,虽然天公不作美,光线很不理想,我依然端着相机把各位长辈以及老宅子的房前屋后拍了个遍,希望带回去给她聊以慰藉。

  傍晚,天实在阴沉得厉害,开了闪光灯,出来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学美术的小表妹凑过头来一看,随口到:“没事,拍完photoshop给调个色。”说罢举起手机拍了两张,低头研究了一会儿,“其实美图秀秀也行,你看。”

  我才陡然想起手机的事,连忙找到包翻出来一看,4个顾魏的未接来电。

  我正端着手机思考顾魏突然这么密集地打电话是什么意思,屏幕又亮了起来,我看着顾魏的头像在屏幕上一闪一闪,立刻接起。

  顾魏:“你现在在哪儿?”

  我有点结巴:“h——h市啊。”

  顾魏:“h市哪儿?”

  我:“舅爷爷姨奶奶——老宅子这边——”

  顾魏:“xx区xx路?”

  我:“嗯。”

  顾魏:“xx路多少号?怎么走?”

  我_:“……嗯?!你在哪儿?”

  顾魏:“奶奶给我的地址司机不认识,我们在这附近转了两圈了,我把电话给他,你来说。”

  我_!!!可是我也不熟啊……

  小表妹热心地捞过电话:“我来说。”

  挂了电话,表妹问:“谁要来呀?”

  我本来想说“我丈夫”,觉得有些怪,于是道:“你姐夫。”

  小表妹指了指我的手机桌面上的顾魏。

  我点点头:“他们现在在哪儿?”

  小表妹:“就前头一条街,没多远,拐两个弯就到了。”

  我连忙往门口走,一路走一路找伞,越走越慌,也不知道在慌什么,随手撑了把伞就往外跑。

  我站在大门口左右张望,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跑,手指头捏着伞柄都有点不听使唤了。

  小表妹跟上来:“校校姐,你怎么没说姐夫要来呀?”

  我:“啊——”卡壳。

  路口远远地过来一辆出租车,我捞起长长的裙摆就跑了过去。

  雨很大,远远地隔着车窗玻璃我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见顾魏正在付钱。

  车门推开,顾魏撑着伞出来,隔着重重雨帘直直盯了我一眼,转身去拿放在后备箱的东西。

  人啊,有时候确实挺没骨气的,尤其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

  之前隔着十万八千里,觉得自己可淡定了,结果现在他盯我一眼,我就跟中邪了一样钉在原地,除了看他,就不会别的了。

  我想,在我晚年的时候,大概会去学水墨画,然后画一幅,叫做《他从雨中来》。

  他从雨中来,眼睛只看着你。

  他从雨中来,水汽拍散一路而来的尘埃——

  我居然开始作诗了_!

  难怪许多文人淋了江南的雨都诗兴大发,这里的雨有魔力,哪怕是台风暴雨……

  我睁大眼睛,看着他一直到走到我面前,脑袋里咕嘟冒了个浅浅的粉红泡泡=_=……

  顾魏垂下视线,扫过我依然捏在手里的长裙下摆,眉头极细微地抬了抬,不过什么也没说,转向一旁的小表妹颔了颔首:“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