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008章 爷爷帮忙(2 / 2)


“嗯,也是。”陈贵阳眯起老眼,瞧着陈子涛说:“你奶奶要是在家,听说你当官了,非大办酒席庆贺一番不可。”

陈子涛笑着问道:“对啊,我奶奶还有二叔二婶他们呢?他们不在家吗?”

陈贵阳告诉陈子涛,他二叔的老丈人家建新房,他们全家连同奶奶,都喝喜酒去了。

陈子涛噢了一声,这才问起那个叫金三的人。

“爷爷,那个金三是怎么回事?他和咱家有什么过节吗?我以前没听说过啊。”

陈贵阳轻轻一声叹息,慢慢的道出了原委。

原来,青浦街上曾有一个叫金耀庭的大地主,也是整个青浦公社最大的地主,现在的公社院子、中学小学和粮库卫生院及信用社邮电所供销社的房子,统统都是金耀庭的家产。

一九四九年十月海岭县解放前夕,金耀庭全家逃往海峡对岸,他留下的家产和田地就全归了人民政府所有。

可就在前年年初,金耀庭突然派儿子来大陆寻祖访根,但却没有寻求政府部门帮忙,而是悄悄地直接找到了陈贵阳。

当年的陈贵阳曾给金耀庭当过三年管家,两个人可以说既是发小又是朋友,朋友的儿子登门拜访,陈贵阳当然以礼相待,也没敢对外声张。

临走时,金耀庭的儿子留下一本十万元的存折,要求只有一个,只要当地政府帮忙修缮金家的祖坟,余下的钱就捐给青浦公社修桥铺路或用于教育事业。

十万元钱不但吓住了陈贵阳,也难住了他,地主家的钱,还要帮助修缮地主的祖坟,他哪敢有如此大的担当。

陈贵阳找来当公社书记的大儿子,也就是陈子涛的父亲陈海峰,陈海峰批评父亲不该接这个“烫手山芋”,让他主动将银行存折交给县委对台办或县委统战部。

陈贵阳不肯,以至于父子大吵一场,两年多来不许儿子上门,至今提起还满肚子的火气。

这事本来也没几个人知道,可那个金三是金耀庭的亲侄子,是青浦公社金家村大队人,不知他从什么渠道知道了这事,认为这笔巨款该由他代为保管。

金三是个无赖,好吃懒做的货,隔三岔五的上门闹事,口口声声说陈贵阳要私呑这笔巨款,今天就是这样,却正好让陈子涛撞了个正着。

陈子涛听罢,心里暗喜,因为他正是冲着这笔巨款来的,他还指望着这笔巨款去填公社财政的窟窿眼儿呢。

“爷爷啊,我看这事得抓紧时间落实,钱留在你的手上终究不是个事,时间长了难免让人说闲话哦。”

“唉,我也是这么想的。”陈贵阳无奈道:“可你爸说得也有点道理,为地主家修缮祖坟,不大符合国家的政策,老百姓知道了也不能接受啊。”

陈子涛微笑道:“爷爷,这事我来帮您搞定。”

陈贵阳盯着陈子涛,许久才道:“臭小子,敢情你是冲着那笔钱来的啊。”

“呵呵……知我者,爷爷也。”

“不行不行。”

“爷爷,您听我说么。”陈子涛道:“我这既是帮您消除了烦恼,又帮金耀庭实现了他的愿望,同时也为咱们公社解决了部分财政困难,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呐。”

陈贵阳想了一会,笑着说:“还别说,你小子的这个一举三得,倒把我给说动了。”

“就是么。”陈子涛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爷爷见多识广,是个明事理的好人呢。

可是,陈贵阳这时却摇起了头,“不好,不好,臭小子,这样做会犯政治错误的。”

“呵呵。”陈子涛笑道:“爷爷,原来您也懂政治啊。”

陈贵阳道:“你爸说的,说政策上不允许。”

陈子涛道:“爷爷,这政策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啊,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就是要不断的改变原来的老政策么。”

陈贵阳还是摇头,他可不是不懂道理,帮地主家办事,自己一个老头子还好说,孙子要是因此犯了错误,那亏可就大了。

陈子涛又施展起他的“磨功”,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总算让爷爷松了口,答应他考虑考虑。

可陈子涛志在必得,又怕夜长梦多,所以他趁热打铁,缠着陈贵阳不肯离开。

再说了,不就是地主家的祖坟么,青浦公社人穷地贫,但面程可不小,找个不长草的山窟,划个几十平方米,却能换来十万元钱,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不干才傻呢。

当然了,这种事不能大张旗鼓,不能由公社出面,他更不能出面,要悄悄的干活,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觉。

终于,陈贵阳起身,去里间拿银行存折和委托书。

就在这时,张三顺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臭小子……不,陈书记,你快回去看看,你的人,你的人余军辉和金小龙,在公社院子里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