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385章 大模大样

第0385章 大模大样

姐夫朱先平和大姐陈芝菁都是深明大义的人,陈子涛来农场工作,还是农场的实际一把手,他们是怎么也不可能调离农场的。

吃过晚饭,陈子涛让大姐关好院门,不让外人打扰,然后向姐夫和大姐了解农场的情况,他还特别强调,让姐夫和大姐以自己的角度,实事求是地介绍农场的现状。

说实在的,陈子涛以前并不了解农场的运营体制,来农场之前,他只看过一些书面资料,只知道农场不同于农村,农场人都是居民户口,农场的劳动力都是工人待遇,以为天下的农场都是一样的,以为农场象那些建设兵团一样,但从姐夫和大姐口中,他才知道海岭农场的运营体制有它自己特有的方式。

农场就象一个政府,它的机构设置与县级政府几乎一模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下面的十个分场相当于县级政府下设的区公所,没有人事权和财务权,只是一个上情下达的办事机构而已,分场下面设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面还有生产小队,这一设置又与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差不多,但是,原来的人民公社下设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还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而农场下设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没有一点自主权,连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这些小事,都要由农场作出计划,再一级一级地向下传达,可见农场的运营体制是上头大下面小,事实也是如此,整个农场有七千人的干部编制,竟然有三分之二以上集中在农场场部。

陈子涛感兴趣的还有农场职工的来源,五十年代初创时期,农场职工除了部分国家干部,主要来源于复员军人,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五十年代末期,与农场交界的海岭县和天州县的农民通过招工进入农场工作,这算是第二代农场工人,六十年代的农场工人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二是天州地区各县的城镇待业青年,三是天州地区各县的农村青年,七十年代的农场工人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天州地区各县的城镇待业青年,二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农场人的后代,直到七十年代末,农场不再从外面招人,象陈子涛大姐和姐夫这一拨,是最后的农场人。

用老实人姐夫的话说,你在农场里任何一个地方走动,碰到的成年人都是吃商品粮领工资的人,尽管他们大部分是与土地打交道的,但他们也是有“组织”有单位的人,你不能缺了他们的福利,你更不能动了他们的铁饭碗,这才是农场改革中最头痛的事情。

陈子涛倒是心情不错,没心没肺的,吃了两碗米饭,还陪着姐夫喝了几杯,天刚擦黑,就躺下酣睡,睡得还那么的香甜。

第二天就是正月初八,与其他地方一样,农场也是这一天开始恢复上班,早上尽管有点寒冷,但场部镇的街上,行人也多了起来。

陈子涛不要姐夫和大姐送,自己单独去农场场部的中心大楼,姐夫和大姐都是老实人,也都是聪明人,不会也不想沾陈子涛的光,陈子涛更知道自己是来得罪人的,不想因为自己而打乱姐夫和大姐的平静生活。

农场场部的中心大楼确实又大又高,除了地上的十二层,地下还有三层,长达一百米,宽有二十三米,据说每层有五十个房间,整个大楼共有五百个办公室,全农场的机关部门都集中在这里办公。

这是第三任也是现任场长陈宝国的杰作,这个陈宝国也是老革命,第一代农场人,进农场时还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现在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

场部的中心大楼呈弧形设计,也不是面向大海,而是正面朝向东南,这是为了避开台风的正面,整个大楼分成五个独立的部分,间隔五米,这间隔是通风区,两两之间各有四座天桥相连,陈子涛不懂建筑,但也知道这大楼的设计者一定是个大师级的专家。

大楼前面有个很大的广场,广场连接四周的街道,从广场出发沿着街道可以直达场部镇的每一个街区,广场中心有一个高达二十多米的钢构塔,据说这里是整个场部镇的中心,不管场部镇后来的的城区建设如何发展,这个中心始终都是中心。

此时此刻,广场上聚集了几百人,从农场党委和场务委员会领导到普通办事员,都是来迎接海岭县派来的接收大员的。

陈子涛不怯场,但也不想在广场逗留,他要给广场上的人冷脸,热屁股贴冷脸,给个下马威,所以他绕过广场直接进了中心大楼。

看了一楼接待厅的示意图,陈子涛径直来到三楼的会议室,三楼是专门开会的地方,有大中小三类会议室,陈子涛进的是中型会议室,这里可供三五十人一起开会,他今天第一次与农场的人见面,想见的是农场的高层。

一名中年女清洁工看到陈子涛进了会议室,跟进来问他是谁,陈子涛一边自我介绍,一边将任职文件给女清洁工看了看,女清洁工楞了一下,马上转身跑去报告。

陈子涛走到会议室的里头,看到正中那个座位上有个牌子,牌子上写着“场长陈宝国”,陈子涛咧嘴一乐,将牌子翻过来推到一边,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拿出文件搁在会议桌上,陈子涛挪挪座椅,不断调整坐姿,总觉得自己的架子不够大,气势不够威严,奶奶的,狗肉不上席,自己不是狗肉啊。

对农场的人不能客气,不给笑脸,哪怕是臭老头陈宝国场长,这是陈子涛的既定方针,自己现在就是钦差大臣,见官大三级,虽然陈宝国是自己老爸陈海峰的酒肉朋友,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也不能给他一点面子。

会议室的弹簧门被推开,一群人涌进会议室,走在前面的是农场领导,为首的正是场长陈宝国。

陈宝国拄着拐杖走到陈子涛面前,俯身端详一下,再哈哈笑道:

“我道是谁,这不是陈疯子家的臭小子,在我家炕上尿过床的那个小捣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