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章(1 / 2)





  本图书由(安陵瀲)为您整理制作

  书名:[综]太虚剑意

  作者:莲子书

  ☆、第1章 安史之乱

  自太祖李渊开国始,大唐历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周女皇则天,至睿宗李旦三子李隆基登基,励精图治、革除旧弊,大唐继贞观之治后进入开元盛世。

  盛唐气象,四方来朝。

  当此时,李唐有天策府一众将士精忠报国,江湖则有数大门派,各领风骚。

  青岩万花谷,扬州七秀坊,洛阳少林寺,西湖藏剑山庄,华山纯阳宫,苗疆五毒教,蜀中唐家堡,各大门派自有一方景象,几番争斗后终于释前嫌,沉冤者昭雪,自此互有往来,又有西域明教卷土重来,中原丐帮沉寂许久亦再度抬头,江湖再起风云。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大唐盛世之下暗流涌动,愈演愈烈,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起兵,率兵十数万兵指洛阳。

  大唐安逸已久,民不知战、军不成军,竟节节败退,安禄山叛军自起兵只用短短三十五天就从范阳长驱直入攻入东都洛阳。

  自此,天下动乱。

  安禄山进攻陈留时已获大胜,兵将降者上万,而安禄山听闻安庆宗被杀,怒上心头,屠万人以为血祭,陈留城中居民亦遭血洗。

  这个消息随着信使传回华山纯阳宫时,一个垂髫女童眼前一黑,当场昏倒。

  于睿看了看匆忙传信回来弟子,悠悠叹了口气。

  “一明,你可知瑶光正是陈留人士,其父亦在军中。”

  青年道士面色先红再白,担忧地看向于睿怀中女童。

  “师妹她……”

  于睿抱起女童,微微蹙眉。

  “……忧思伤身,哀痛伤神,只愿她能早些醒来。”

  出乎两人预料,昏迷女童竟然这短短时间清醒过来,挣扎着想从于睿怀中下来,用自己小小手用力握着于睿手臂,双眼满是泪光。

  “师父……父亲……父亲他……是不是……不了……”

  报信青年亲眼见到自己带来噩耗给这个女童带来打击有多大,此刻见到她这样迟疑询问,心中是不忍,转过身去。

  于睿从青年动作中知道了那个问题结果,她没有回避女童满载着期望和哀痛凝视,静静地回望,轻轻点头。

  “战乱已起,陈留军士皆已不存。”

  女童眼中摇摇欲坠希望之光终于全部熄灭,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哽咽着问:“是谁……是……谁!谁杀了父亲!”

  “安禄山。”

  大唐上下无不念着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结束了大唐长久以来清平盛世,开启了战乱烽火。

  无数人这场战乱中家破人亡,苍翠山河染血火之色。

  天策府奉上谕讨伐狼牙军,各大门派内部也起了争论,有人主张独善其身、保全门派,有人主张参与平叛、投身战争,一门之内两种声音争执不休,后就出现了两种动作,有人闭门不出,也就有人投笔从戎。

  纯阳宫虽是吕纯阳所建道门,但与李唐素有密切联系,当此乱世,也无可能毫无反应。掌门虽诏令全门上下一如往昔、全心修道,但暗地里派出弟子出外行走,救助百姓,若先前尚未回返山门也不必返回,便宜行事。

  任谁也没想到,这一仗会打上那么久。

  乾元元年九月,唐皇李亨命郭子仪、鲁炅、李奂、许叔冀、李嗣业、季广琛、崔光远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领步骑约二十万北进主攻安庆绪,又命李光弼、王思礼两节度使率所部助攻,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各军行动。

  十月,郭、鲁、季、崔等部先后北渡黄河,并李嗣业部会攻卫州,以弓弩手伏击而逐,大败安庆绪亲领七万援军,克卫州;趁势追击,邺城西南愁思冈击败安军,先后共斩其三万余人。安庆绪退回邺城,被唐军包围,急派人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

  此时纯阳门下有数位弟子潜伏邺城内,见机行事。几人之中,年纪大是李忘生门下赵伯英,年方二十八,年纪小则是于睿门下瑶光,刚过十四周岁,但其剑技于睿门下已经不输旁人,再加上执着地请战,于睿这才松口令她跟随师兄师姐一起行动。

  几人费了一番功夫才进了邺城,闻听安庆绪大败,几人商议许久,定下行动计划。

  自此,安庆绪部时有小股巡城守军失踪,起初守军以为是唐军所为,越发警戒,后见唐军围城不攻,斥候未见唐军行动,安庆绪逐渐将目光投向城内。

  乾元二年除夕,安庆绪遇刺,因守备严密,刺客几人未能得手,反而陷入军队包围。

  城主府内激战一夜,死伤数百,几名刺客眼见无望逃脱,奋力搏杀至后一刻,先后自。

  举起剑那一刻,瑶光佩剑玉清光亮剑身上看到了自己双眼。

  无悔无恨,却有遗憾。

  战乱未平,天下未定,此剑未枭贼首,只得抱憾终身,若有来世,定要习得无上剑诀,荡平寰宇污浊不公,还这天下一个清宁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