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章(1 / 2)





  她和殷梨亭有婚约,又**杨逍,生了个女儿取名不悔,之后悄悄养着女儿,也不去和派里、殷梨亭说清楚, 导致殷梨亭一等好多年。

  这里面当然有纪晓芙的不对,但也不能全都怪她。

  原著里说得清楚,她被杨逍一路追着,最后是“弟子不能拒,**于他。他监视我极严,教弟子求死不得。如此过了数月,忽有敌人上门找他,弟子便乘机逃了出来,不久发觉身已怀孕,不敢向师父说知,只得躲着偷偷生了这个孩子”,这一句“不能拒”实在有很多痛苦委屈的地方,纪晓芙并不是看到杨逍很帅,人家一招手她就走了,她前头完全是想跑也没办法,被迫的,之后又被看得死死的,求死也不成,等后来逃出来(可见她是有心逃跑的!),发现自己怀孕了,不忍心打掉孩子, 就生了下来。

  到此为止,其实她也没多大的错误。但在这之后,她害怕被师门(尤其灭绝)干掉,没敢说自己外头藏了个孩子,基本也是同理,没和殷梨亭那边说清楚,耽误殷梨亭,确实很不对,应该批评,不过据此把纪晓芙往死里黑也是毫无道理的。

  男女情爱原本就是比较没有道理可循的事情,纪晓芙从被迫到后来倾心杨逍,以及殷梨亭痴恋纪晓芙,说到底也就是你情我愿,要去分是非对错,那是很难说清楚的。而且有一点,虽然同样是和师门的敌人牵扯不清,纪晓芙和孙秀青最大的不同是,纪晓芙是在不知道杨逍气死了自家师伯(……)的情况下被迫**,之后也没有说带着女儿去投奔,她是带着女儿隐居起来的,最后会被灭绝找到了一掌拍死,也是因为看到了峨嵋派有人求救,她没有因为贪生就见死不救,顺着求援记号一路走去,怎知道遇到的是金花婆婆的阴谋。

  我来摘一段原著:

  “我和丁师姊闹翻后,从此不回峨嵋,带着不儿,在此以西三百余里的舜耕山中隐居。两年多来,每日只和樵子乡农为伴,倒也逍遥安乐。半个月前,我带了不儿到镇上去买布,想给不儿缝几件新衣,却在墙角上看到白粉笔画着一圈佛光和一把小剑,粉笔的印痕甚新。这是我峨嵋派呼召同门的讯号,我看到后自是大为惊慌,沉吟良久,自忖我虽和丁师姊失和,但曲不在我,我也没做任何欺师叛门之事,今日说不定同门遇难,不能不加援手。于是依据讯号所示,一直跟到了凤阳。”

  可见纪晓芙对师门还是很忠诚的,并没有背叛,也谈不上什么恶劣小人,她最大的不对就是耽误了殷梨亭,至于别的骂名,我着实无法认同。

  由此,对纪晓芙这个角色,我是比较同情的,就像她自己说的,“弟子命苦”,她所遭遇的,哪里是她期望的呢?

  她当年被逼无奈、求救无门的时候,又有谁来帮她呢?

  没有。

  她所有的委屈就只能是一句“弟子不能拒”。

  金庸写文素来用词朴素凝练,我回头细看,被“不能拒”这三个字弄得百感交集。

  看到有些同人,所谓穿越女主明明是有机会去救纪晓芙的,却摆出一副“我知道剧情,这个贱人就是活该死”的高冷姿态,甚至在自己还是纪晓芙同门的情况下眼看着她遭遇那般不幸最后跑出来斥责,我真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是怎么长的啊!(当然了,或许有些是看着同人写同人, 那种我就完全没话可说了。读者可以不清楚原著怎样,作者哪怕不是熟极如流,总该提笔前多回顾几遍免得出大错吧。)

  当然,以上评论仅针对旧版倚天屠龙记原著,不包括各个影视改编演绎的电视剧,各版本的电视剧对杨逍、纪晓芙的剧情改编的都挺不同的,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孙兴那一版啦。

  ☆、第51章 不是明教

  俞岱岩早知小师妹敢教青书师侄剑术,必定剑术了得,却不知她的剑术竟已到了这般地步,只以剑术而论,小师妹恐怕已能江湖有名,他看着小师妹一脸沉着认真,想到素日里她从未有过大意疏忽,下山后也不似江湖新手,心中逐渐动摇起来。

  愈是优秀的人物愈是有一股独特的骄傲,通常这般人物若是开口揽下事情,必是觉得自己能够做好,否则绝不会开口——正如昔日小师妹将教导青书师侄的事情揽了过去,如今青书师侄长成了什么模样,众人都看在眼中,实在难以挑出什么毛病来。

  瑶光看出俞岱岩的动摇,遂笑着再开口:“三师兄放心吧,倘若当真不敌,我也不会硬碰硬,定然设法周旋着等到三师兄回来。”

  话已至此,俞岱岩只得咬牙点头,叮咛道:“小心谨慎,勿要大意,勿要逞强。”

  瑶光笑着点头,“三师兄且安心,等我好消息。”

  两人稍微商议会儿如何联系在何处会合,便各自离开,俞岱岩去买马匹,瑶光则直接踏着凌波微步往北出了镇子,追出十多里后她又看到了佛光小剑的记号,这次的却要潦草很多,佛光甚至没有画完,只有两笔,小剑更是简单到近似于一个箭头,瑶光握着长剑加快脚步。

  半日后,瑶光终于在下一个城镇入口远远看到了两个江湖人,一左一右坐在茶铺一张桌子旁,气氛很是僵硬。

  一个是容貌秀美身配长剑的女侠,一个是一袭白衣俊雅风|流的青年。

  瑶光几乎可以断定那位女侠定是求援的峨嵋派弟子,她稍微看了片刻,见那白衣青年似是未带同党,她在树上刻下一个太极阴阳鱼,提着剑走了过去,毫不避讳地走到了女侠身旁,笑着招呼道:“这位是峨嵋派的师姐吧?我是武当门下雪竹。”

  那位峨嵋派的女侠愣了愣,脸上竟不是喜悦而是忧虑惊惧,迟疑片刻才答道:“峨嵋派,纪晓芙,见过雪师妹。”

  她说完后更是以眼神示意瑶光快走。

  瑶光不禁一愣,随后直接笑了出来,越发庆幸自己赶过来是对的,微笑着直接在纪晓芙身边坐了下来。

  “原来是纪师姐!这可真是巧,我前些日子正和六师兄说想要看看纪师姐是何等出色人物,今天竟遇上了,真是缘分。纪师姐这是打算往哪里去?若是不着急,陪我一起走一程吧?”

  这时旁边的白衣青年终于开口了,他的视线在瑶光身上转了一圈,以一副对无知孩童说话的口吻道:“武当派的小鬼竟已做了道姑,实在无趣的很。”

  纪晓芙面露担忧之色,迟疑片刻,正要开口,却晚了一步。

  瑶光嗤笑一声,抢先回道:“如阁下这般,衣冠楚楚,却做些见不得人的鬼蜮伎俩,果然有趣的很。阁下自恃武功高强,不将峨嵋派放在眼中,如今是否打算一举挑了峨嵋和武当?”

  瑶光未开口时,纪晓芙还存着让这位武当派的小师妹先走的心思,如今听她竟主动挑衅对方,顿时急了,低声道:“雪师妹快走吧,这个人、这人……”

  瑶光回以安抚的目光,而后笑吟吟地与白衣青年对视。

  两人以气势相对峙,白衣青年暗自以内力相迫,瑶光毫不客气地还以剑气,只如兵家打仗,寸土不让。

  那白衣青年年轻时有奇遇,晋身江湖第一流的人物,自来孤傲,自恃天下群雄可堪一战者少,而瑶光看来年幼,又做了道士打扮,青年本觉好笑,只觉对方年轻气盛、少年无知,也只想稍稍露一手吓退了她,并无意伤人,谁知他以内力试探后对方竟半分不让,而回击的剑气之凛烈纯厚远远出乎他预料,他起先轻敌,险些阴沟里翻船。

  片刻之后,白衣青年悠哉的神态消失不见,收起内力,眼中出现些许惊疑和玩味。

  “张真人门下……看来确实要比老尼门下强。”

  瑶光也跟着收回了剑气,看也不看青年,转头与纪晓芙道:“纪师姐,我们不用理会这个家伙,三师兄已去寻你师妹了,很快就过来,我们走吧。”

  瑶光说罢,拉着纪晓芙站起往外走去。

  纪晓芙只觉得眼前一花,方才还坐在桌旁的白衣青年已到了两人身前。

  她这一路上早已知道对方武功高强胜己百倍,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对方,便是找着机会刻下求援的记号,心中也是希望渺茫,日复一日,她几乎都已经要绝望了。

  有什么比明知道对方不怀好意却无法逃脱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