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考研成功(4)





  在家认真复习了一个礼拜后,管凌天坐了30个小时的火车来到青昆省西仁市,从金水县出发,走了2300公里的路程,跨越快半个中国,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一路上,管凌天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长江、黄河、滕王阁、黄鹤楼、华山、西安古城墙等,不禁心潮澎湃;还有沿途不同的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土豆等,管凌天为祖国一望无际的丰收景象高兴自豪。

  火车上,很多旅客累得只想睡觉,而第一次去西北的管凌天却是异常兴奋,他只想一饱眼福,因为他也不知道这次复试能否通过,如果失败了,就强当来旅游吧。

  青昆民族大学位于青昆省西仁市东城区八一中大道,从西仁火车站打的二十分钟就到了,在青昆民族大学招待所,管凌天遇到了刚从湘台大学调剂来参加复试的阮小志。

  他也是江北省的,在千里之外的他乡,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互相鼓励,希望通过复试,顺利成为青昆民族大学的研究生。

  住下后,管凌天与研究生复试导师胡育才教授联系了,得知胡教授在家,管凌天还是觉得要主动去拜访一下这位未曾谋面的教授,在胡教授家,管凌天把自己以前发表的那些文章复印件给胡教授看看,并表达了自己想读研的强烈愿望。

  胡教授仔细地看了管凌天的文章,对他说道:“你的这种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很好,但要成为我的研究生,首先你要过复试关,因为听说学校实行的是差额复试,就是说,你们这批来复试的几个人将有人要被刷掉,希望你全力准备好,争取最好的成绩。”

  管凌天看着这个返聘的70多岁的胡教授,心里充满了崇敬,也迫切希望成为他的研究生,因为他在网上搜索得知胡育才教授曾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出版了很多专业著作,专业水平高,在学术界很有威望。

  管凌天微笑地回答道:“胡教授,我一定尽全力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因为我等待这一天太久了,我不想让我的一生留下遗憾,能成为您的研究生,那将是我的荣幸,我会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跟您好好做学问的。”

  “好,你以平常心态去参加复试,我也期待你的好消息。”胡教授最后拍拍管凌天的肩膀,鼓励地说道。

  因为复试在即,管凌天不敢久留,赶紧和胡教授告别回招待所复习去了。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体检、笔试、面试,管凌天全力以赴,丝毫不敢马虎,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在笔试和面试环节,管凌天还是觉得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欠缺,毕竟自己没有接受过语言学方面专业教育。

  所有程序结束,再过了一天,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布,管凌天榜上有名,他是多么兴奋啊,老乡阮小志也被录取到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管凌天觉得今后有个老乡陪伴,不会感到什么寂寞无聊了。

  第二天,应在北大读研究生的好友文和赣的热情邀请,管凌天踏上了去北京的旅途,和文和赣走在北大校园,管凌天非常兴奋,在这座中国最高学府,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神圣殿堂。

  管凌天在高考时也有过梦想要考上北大,但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愿望,因为在金水县,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只有不到十人人考上北大。

  “一塔湖图”是北大风景的缩影:博雅塔、未名湖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博雅塔雄健挺拔,体现着北大人自强不息的阳刚之气,未名湖柔波荡漾,象征着北大厚德载物的阴柔之美。塔和湖,一纵一横,一刚一柔,一凸一凹,一阳一阴,一伟岸、一纤秀,一沉稳凝重,一欢快空灵。

  北京大学图书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未名湖畔,始建于1898年,如今也有百余年的历史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容量可达650万册,图书馆在规模上成为亚洲高校第一大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百余年来,北大图书馆已经孕育出了无数的杰出学者,是名副其实的学术殿堂。在这样一个优美环境的地方读书是幸福的,比如自己的好朋友文和赣,正在北大攻读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如今已是二年级了。

  管凌天急迫地问文和赣:“和赣,你能告诉我研究生三年要怎样度过?我心里没底啊!”

  “就我个人觉得,读研和读大学还是很不一样,读大学可以混日子,考试60分万岁,最后混到毕业,但读研,就要很刻苦用功,不能偷懒,除了上课外,导师会定期开一个书目单给研究生,不看完这些书,就写不出像样的学术论文,而且,有些专业还要求做实验,不勤奋努力的话,就很难毕业的!”文和赣以自己的经历回答道。

  “我几乎没有接受过语言学专业教育,将来是否会学起来很吃力?”

  “刚开始可能有些吃力,建议你买些本科专业的书籍从头学习,慢慢积累,总会好起来的!”

  “读研除了学习,你经常还参加些什么活动?”

  “是的,北大研究生活动比较多,我也是学院研究生会的副秘书长,平时要组织研究生搞一下联谊、文体、沙龙等活动,确实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还和导师、同学经常深入一些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企业的管理出谋划策,当企业效益得到提升时,我也很有成就感!”

  两人意犹未尽,管凌天觉得文和赣说得很有道理,自己将来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应该好好规划一下,绝不能虚度。

  文和赣还抽空陪老朋友管凌天到颐和园、天安门、故宫、圆明园、万里长城、十三陵水库等名胜古迹游玩,五月的北京,让管凌天大开眼界,第一次到首都,他感觉外面的世界太大了,自己如井底之蛙,很少走出来看世界。

  自己要是在金水县供电公司这样一个小小的圈子呆上一辈子,那会是多么的遗憾,今后一定要跳出去,寻求人生更大的舞台,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

  回到家,管凌天立即忙碌着新房装修的事情,因为交房已有两个月了,可是,要装修要花一大笔钱,管凌天手头依然很紧,远在深圳的管凌宇再次为弟弟伸出援助之手,借了三万块给处在困境中的弟弟。

  管凌宇在深圳这几年凭借家电维修,还是挣了一些钱,在县城也买了房,但他的负担也挺重的,老婆在家带三个小孩,管凌宇负担着全家五个人的支出,非常不易。

  但看到弟弟管凌天总算有了新房,又将要去读研,却没钱装修,自己心里也不好受,俗话说:兄弟如手足。兄弟情深,作为大哥,自己再怎么苦,也得帮帮自己的弟弟,管凌天尽管不想要借哥哥的钱,可除了向哥哥借,还有谁能借呢?

  亲戚几乎是穷得响叮当,既没有当官的也没有做大生意的。拿着这三万块,管凌天把钱用在刀刃上,每一块钱都精打细算,因为按照县城的装修水平,至少要10万打底。

  没办法,管凌天只好对新房进行简单装修,以后能住就行,2006年6月中旬,房子总算简单装修完毕,7月3日,管凌天决定乔迁新居,也正是在这一天,管凌天双喜临门,接到了青昆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可是,现实的问题又来了,读研要交一笔数目不小的学费,还要生活费,怎么办?买房、装修已经让管凌天背了十万的债务,管凌天陷入了极为痛苦的矛盾挣扎中。

  他与另一个自己进行了一场对话:还是别去吧,三年要花费6、7万元,买房装修已经欠债,家里老婆一个人工资要供房贷,要养儿子,你忍心么?再说,单位的经济效益在逐步提高,收入也会慢慢增加,以后日子也会好起来的,现在研究生扩招厉害,三年后毕业,你就能找到一份比现在更好的工作吗?看样子,从实际收益来计算,还是放弃吧。

  这时,另一个声音传来了:去,可能后悔三年;不去,将会后悔一辈子,自己高中没考上大学,只读了个中专,参加工作后才参加了英语大专自考,读研一直是心中的强烈愿望,如今有了这个宝贵的机会,怎么能浪费呢,有多少人想读还读不到,遗憾终生,不就是钱的问题嘛,我可以去学校贷款啊,我还可以课外勤工俭学,办法总比困难多,三年,咬咬牙就过去了,我必修去读研。

  慎重考虑几天之后,管凌天还是准备去读研,这时,父亲管运来和母亲詹小芳拿出了他们留着养老的1万块钱,交到管凌天手上,管运来对儿子说道:“我们家出了你这个研究生,孩子,这是天大的荣誉啊,你可要珍惜,好好学习,将来有更大的出息,我和你妈老了,留钱也没什么意义,以前我们家里穷,不也供你从小学读到中专,你放心去读研,家里的事情,我和你妈会照料好!”

  管凌天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心里充满了感激,真想找一个地方哭一场,是啊,任何时候,父母都是我们的避风港,多大的困难,他们都在背后帮助着呢。

  就这样,管凌天,这个31岁的大龄青年,带着对父母的期望,对老婆的愧疚,对兄妹的感激,对理想的追求,踏上了读研的漫漫征程。

  当然,管凌天把档案、户口和党员关系也转到了青昆民族大学,这意味着自己以后和金水县供电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单位,管凌天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单位给了自己一个饭碗,给了自己一个积累工作经验的平台,自己很感激;另一方面,单位由于受体制僵化、人浮于事等制约,没有给自己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自己只能另寻出路。

  但是,面对以后三年的读研和三年后的就业,一切都是未知数,管凌天并不害怕,路是人走出来的,出路,就是说一个人要勇敢走出去,就会开拓出一条新路,管凌天对未来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