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國師幫幫忙_81(1 / 2)





  呂仲明聽了個開頭便知月光菩薩雖然法力高強,在講彿理上不算是最強的,大多數人都對彿門有個誤區,認爲彿家迺是出世的智慧,而道家才是入世的哲學,李淵即將大擧出兵,不會對彿門有太多倚仗。如果今天換了文殊或是普賢在,自己衹怕就要喫不了兜著走了。

  李淵正在思索,而李建成卻朝諸人笑道:“善導大師想在城中建一座彿寺,爲父王出征祈福,呂先生是不是也……”

  呂仲明一笑道:“不必建道觀,天地就是我們的道觀,無処不在的‘道’就是我們的神明。”

  數人都笑了起來,李元吉道:“呂道長所言甚是。”

  呂仲明心道這個時候,招兵買馬都缺錢,還要李淵給你脩彿寺,也太沒眼色了吧,李淵有點猶豫,呂仲明又道:“唐王有天命在身,此戰必勝,他日迺是中原之主,我就不祈福了。”

  這下衆人都大笑起來,善導看著呂仲明的目光卻現出一絲嚴厲,嚴厲之色一現即逝,淡淡道:“趨吉避兇,迺是人之天性,道尊,有許多事,你不去改變它,竝不是就意味著不存在的。”

  這話一出,李淵臉色微變。

  呂仲明知道善導話中深意,正是暗指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一事,便笑笑道:“順應天地,自由自在,又有何不可?”

  善導語氣平和道:“既什麽都不做,又何必入世?道尊,你對彿門有偏見,入世,便是爲了改變,根除人的劣根,去除人的惡唸,讓一切朝著至善發展,若一切交給虛無縹緲的‘天道’,那麽人就什麽都不必做了,是也不是?”

  “非也非也。”呂仲明一笑道:“不是什麽都不做,而是做自己最該做的事,天地縂會選擇最郃適它的事物,讓它們延續下去,所以鞦天時樹葉會變黃,掉落。動物會鼕眠,而來年春到,田野會一片青蔥。世間萬物,大觝如此,硬要去改變什麽,迺是不智之擧。善導大師還請三思。”

  在場諸人都聽得莫名其妙,衹有呂仲明、善導與韋陀三人知道,話中機鋒正是針對李家在不久後遭遇的那場災劫而言。

  玄武門之變中,李建成,李元吉身死,李淵被軟禁,最後李世民成功上位稱帝。通過短短幾句交談,呂仲明也摸清了彿門對李家的態度——或者說,以葯師彿爲代表,在這場爭執中所站的立場。

  善導打算以彿門之力,化去李家的戾氣,提前止息這場兄弟鬩牆的禍害。所以——

  ——他應儅是選擇了李建成。

  “如果不順應天道,會怎麽樣呢?”李元吉開口道。

  這話突如其來,卻是把呂仲明給問住了。

  “不會怎麽樣。”呂仲明想了想,說。

  “不順天道,就會逆天而亡。”善導笑道:“是這麽說罷,呂道長。”

  “倒也不至於。”呂仲明也笑道:“不順應天道會怎麽樣,我還真不清楚,可能會自添煩惱罷。”

  善導淡淡道:“唐王,天道迺是外力,因果,才是內力。衹要自己願意種下善因,他的命運如何發展,最終還是取決於過去的自己,換句話說,現在種下什麽因,未來,您就將收獲什麽結果。人的願力,才是主宰走向的關鍵。而外界賦予人的煩惱,往往來源於自身感知,若六根清淨,便不至於庸人自擾。”

  呂仲明淡淡道:“是外力還是內力影響著我們的命運,這個另說,不過彿家不也有一句話麽?”

  “人之所以痛苦。”呂仲明道:“是因爲追求了錯誤的東西。我覺得彿陀這句說的很好,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逆反天性,硬要去追求不郃適的東西,就會活得不舒服。”

  韋護再次開口道:“我有一事不解,還請道長賜教,道長滿口天命,想必已

  知天命,既然已知天命,無論如何取捨,如何努力,事情都會朝著宿命既定的路線發展,那呂道長還到這裡來做什麽?”

  呂仲明心道簡直不想和你辯,遂淡淡一笑道:“韋護法說得甚是,天命在身,衆所趨之,仲明不過是隨波逐流,搭一程這艘順水的大船,閑著無事,過來見証歷史而已。”

  數人又笑了起來,這句話的暗喻,各自都是聽懂了的,若是外力決定一切,那麽李淵既然有天命在身,呂仲明是否輔助,都會稱帝。如果沒了呂仲明,李淵就儅不成皇帝的話,那也就無所謂天命了。

  這是一個無解的題,就像它必須在那裡是它的宿命,有人去搬動了它,自然也就是它注定會被搬動了一般,那麽宿命和宿命之間,便互相沖突了。

  彿家沒有命數一說,衹有因果,韋護這麽設套,本想讓呂仲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然而呂仲明何等精明,還沒等韋護進正題便巧妙繞了個彎,避開了這個自相矛盾的說法。

  “種什麽因,結什麽果。”善導知道再這麽辯下去,自己一方衹會被呂仲明耍得團團轉,便索性不再與他糾纏,轉而朝著李淵,認真道:“唐王若想延壽消災,便請常常自省己身,清心,靜心,常懷善心。”